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长张茅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商事制度改革推行一年来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但仍存两方面的问题,包括协调推进还不够,便利化程度有待提高,企业拿到营业执照前置审批还有34项,后置审批将近300项。今年将继续推进市场准入便利化,实现“多证合一”,同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让企业少跑路。
市场主体增加1651万户
张茅说,商事制度改革包括“放管服”三个方面,工作效果比较明显,市场活力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增加1651万户,增加11%。一天新增市场主体4.5万户,企业550万户,增长24%。从结构上看,第三产业服务业占到80%。
张茅表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有生有死,特别是去产能、“僵尸企业”,去年全国退出的企业一共有138万户,每天有1.5万家企业诞生,有3700家退出。他认为这是一个市场经济正常的情况,在商事制度改革以前,一天产生的企业是6900家,退出的企业是2000家左右。基本上看,企业活动和数据还是相一致的。
商事制度改革仍存问题
张茅表示,商事制度改革一年来存在的问题,包括两方面。
一是协调推进得还不够,便利化的程度还有待于提高。企业拿到营业执照,前置审批还有34项,后置审批按大类算,将近300项,所以有些企业拿到照就可以经营了,有一些企业需要拿证,或者拿证很费劲,拿不到证也经营了,这样监管就容易出现“真空”。“营商环境改善了不少,但是在对比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还是有很大的改进余地。”另外,市场监管还不到位。他表示,改革是否成功主要看监管。如果树立起好的信用体系,改革就取得成功,否则就失败。现在“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这个原则还没有完全落实。
二是小微企业的环境仍然需要改善。因为小微企业生存在起步的时候,企业的经营、用工、融资等这些问题,都是今年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解决的问题。
10月前实现多证合一
张茅表示,今年将继续推进市场准入便利化,实现“多证合一”,也就是要把一些不需要政府许可的证,在领取营业执照的时候,使申请人能够一次领取到。“多证”具体是多少个证,并没有统一,各地要求也不一样,但目的是“一次领取,减轻企业的负担,让企业最多跑一次。”张茅说,关键是加强政府各部门的协调,建成一个信息共享平台。“让信息多跑路,企业少跑路。”同时在“多证合一”的情况下,也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证。这项工作计划在今年的10月1号之前完成。
同时,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的使用,争取在今年年底以前,使企业具备全程电子化申请登记和领取电子营业执照的条件。张茅说,企业名称选择去年开放了县一级的名称核准,今年要开放国家、省市的名称库,企业可以自己选择名称;简易注销今年将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让企业退出比较便利。
网购投诉两成经查为假货
在谈到假冒伪劣产品时,张茅说,“假冒伪劣问题可能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比较长期困扰的问题。”去年仅假冒商标侵权商标案件就查处了2.8万件,互联网网购的投诉五分之一是假冒伪劣产品。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落实好相关的法律法规,企业要自律,政府要加强监管。其次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把造假企业、受处罚企业公示在信用信息系统上,使企业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第三加大惩戒力度。“一些企业家提出来要像打击酒驾一样打击造假行为,我是赞成的。”张茅说,“总的看,在市场环境中,不仅是造假、其他一些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违法成本也比较低。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张茅说,“‘天下少假’是我们努力的目标。”此外,《网购7日无理由退货办法》也将在3月15日正式出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