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逄 丽) “力争到2016年底,使电子商务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提高10个百分点。”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日前发布的电子商务产品质量提升行动工作方案中获悉,为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发展,净化网络购物环境,维护消费者权益,筑牢产业发展基础,质检总局将组织全国质检系统开展电子商务产品质量提升行动。
据悉,电子商务产品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思想是“四个坚持”,即坚持企业主体,促进电商企业落实质量主体责任;坚持政府推动,形成政府监管的强大合力和叠加效应;坚持市场引导,利用市场机制倒逼质量提升;坚持社会共治,形成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社会氛围。工作目标可以归纳为“五个一批”、“10个百分点”,即解决一批影响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的突出问题,培育一批质量提升示范项目,帮扶一批骨干电商经营企业提升进货把关能力,查处一批电子商务产品质量违法行为,出台一批电子商务相关标准和规范性文件;力争到2016年底,使电子商务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提高10个百分点。
为了完成“2016年底电子商务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提高10个百分点”的既定目标,按照质检总局的部署,全国质检系统将开展3个专项行动,实施10项具体措施:
在电商生产企业质量保障能力提升帮扶行动中,质检部门将实施3项具体措施:一是为电商生产企业提供标准、计量、认证服务,夯实企业质量保障基础;二是组织专家“问诊把脉”,帮助企业查找质量问题,提高质量源头管控能力;三是培育电子商务产品质量提升示范项目(区),促进区域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
在电商经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助力行动中,质检部门将实施3项具体措施:一是组建电子商务产品质量信息协作网,搭建电子商务产品质量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提高电商经营企业进货把关能力;二是指导电商平台企业以组织机构代码和商品条码为基础,建立电子商务产品质量追溯制度;三是建立完善网上产品质量分析系统和投诉处理系统,提高产品质量投诉处理满意度。
在电子商务产品质量违法行为整治行动中,质检部门将实施4项具体措施:一是加大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查力度;二是开展执法打假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产品质量违法行为;三是加快构建“网上抽查、源头追溯、属地查处”的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监督机制;四是建立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和溯源机制,加强跨境电子商务产品和企业监管。
按照计划,电子商务产品质量提升行动自2014年10月启动,至2016年12月结束。要求全国质检系统充分认识电子商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深刻理解产品质量对电子商务产业健康发展的重大意义,把电子商务产品质量提升摆到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要深入研究电子商务行业特点、服务需求、监管难点,把握电子商务产品质量服务和产品质量监管关键环节,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要加强统筹协调,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密切与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上下联动、内外联合的质量提升工作格局。与此同时,还要不断改进服务模式和监管方式,建立健全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监管制度,推动建立电子商务产品质量提升的长效工作机制。
如何战胜埃博拉恐慌心理?
■黄显斌 洪建国 本报记者 马文生
在距离几内亚首次报告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半年之后,埃博拉病毒不但肆虐了西非,还登陆到了欧美,目前已确诊病例14000多人,死亡已超过5000人,有8个国家有本土或输入性感染病例。一些人开始困惑、迷惘、不安、紧张、焦虑和恐惧,对埃博拉出血热不能正确认识,人云亦云各种小道消息和传言,从而加剧了恐慌心理。那么,如何正确看待埃博拉?如何战胜对埃博拉的恐慌心理?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全军优秀心理咨询专家、解放军第302医院心理门诊主任李琳。
李琳指出,埃博拉疫情尽管只在为数不多的国家发生,但各国民众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恐慌心理:韩国将要派遣一支医疗队,其中4名护士因恐慌辞职;美国虽然确诊病例只有3人,却有一所高中取消9名非洲学生来访;朝鲜干脆闭关,以防埃博拉入侵;也有人传言埃博拉病毒传入我国只是时间早晚问题,这些都增加了人们对埃博拉的恐慌情绪。
李琳认为,民众产生埃博拉恐慌情绪主要有3个原因:
一是个人的健康和生命受到了埃博拉病毒的严重威胁,这是民众产生恐慌的主要原因。埃博拉病毒是目前已知的最致命人类疾病之一,有着可怕的症状和较高的病死率,一旦发病,发展十分迅速,主要病理特点就是皮肤、黏膜、多器官广泛性的出血坏死,发病两三天后就可能导致死亡,致死率高达50%至90%。目前,世界各国还没有特效药和特效疫苗。西非埃博拉疫情已致使14000多人感染、5000人死亡,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各国民众的心理变化。
二是埃博拉病毒尚有许多不确定性因素,造成民众产生内心恐慌和不安全感。疫情的发生往往具有突然性、不确定性,不可预知,怎么发生、发生规模多大、后果有多严重,早期不容易判断。再比如埃博拉出血热的发病原因、发病规律、传播途径等,各国专家还不是完全掌握,还需要各国尽早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这些都使得民众内心产生恐慌和不安全感。
三是人类极其强烈的、源自本能的想要逃避或控制它的反应。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会让人的心理发生变化,这是人类的本能表现,换言之,这也更能激发人类探索科学的信心和动力,加速人们战胜可怕的埃博拉疫情。
李琳指出,埃博拉在带给人们危险的同时,也带给人们成长的机会。当人们能够正视恐慌并战胜恐慌时,心理就会变得更加成熟,就可能拥有更强大的信心和能力来战胜埃博拉。李琳主任认为个人的恐慌情绪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加以克服,为此给出五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是有效获知信息。通过正规渠道了解埃博拉的相关信息,使人们对埃博拉有更多正确、客观的认识,不听信传言,使人们从盲目的恐慌中走出来,较为理性地面对埃博拉。
二是理性接纳现实。埃博拉疫情的传播让人们又一次认识到,疾病的威胁永远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接纳在某些阶段、某些方面人类还受控于自然,接纳种种未知和不确定,让内心变得平静,让思维趋于理性。
三是合理调整心态。对于埃博拉,要在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要以科学态度对待,埃博拉虽然很危险,传播速度很快,但我们知道接触传播仍是埃博拉疾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只要严格隔离控制传染源,加强个人防护,只要我们防控疫情到位,埃博拉病毒并非是不可防、不可控的。因此,不要在心理上人为夸大其危害性。
四是坚持树立信心。从流行病学的角度看,每一次疫情的发生,都有一个开始、发展、暴发、结束的过程,我们要坚信只要世界各国万众一心,共同抗击埃博拉,齐心攻克埃博拉,世界人民就一定能够战胜这场史无前例的重大灾难。如果一个人连信心都没有了,即使还没有被埃博拉击倒,有可能被自己制造的恐慌所击倒。
五要接受专业救助。我们常说“这问题,那问题,思想是个大问题”。面对当前西非严重的埃博拉疫情,人们出现一些恐慌心理是正常的,如果整天忧心忡忡,茶不思饭不想,夜不能寐,说明心理确实出现了严重问题,况且自己一时无法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到正规医院找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心理疏导和个性化治疗。《中国国门时报》 |